《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七)

第十三章 衣饰

衣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jìng)衣、足衣等。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的;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衣只指上衣。下衣叫作裳。

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miǎn)、弁(biàn)三种。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冠盖”又指仕宦的冠服和车盖,所以也用作仕宦的代称。帻(zé),就是包发的巾。帽,据说是没有冠冕以前的头衣。漆纚纱冠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乌纱帽”。

古人常说“搢(jìn)绅”,意思是把上朝时所执的手版(笏〈hù〉)插在带间。

裘和袍是御寒的衣服。古人穿裘,毛是向外的。在行礼或接见宾客时,裘上加一件罩衣,叫作裼(xī)衣,否则被认为不敬。袍是长袄,据说里面铺的是乱麻(缊)。衮(gǔn)是天子和最高级的官吏的礼服。据说衮上绣有蜷曲形的龙。后代所谓“龙袍”就是衮的遗制。

衣服的“左”和“右”。左和右有相对性,自己的左在对面人的眼中就是右。当我们讨论古代服饰的时候,所谓“左衽”“右衽”“左襟”“右襟”的“左”和“右”都是相对于穿衣者本人而言的。左衽不是中原的习俗(上古敛死者才左衽)。

上古时代还不懂得种棉花。所谓“絮”,所谓“绵”,都只是丝绵。

上古有裳无裤。有裆的裤子叫裈(kūn)。此外有一种裈,类似后世的短裤叉,形似犊鼻,叫犊鼻裈。现今日本相扑手下身所穿更接近敦煌藏经洞所出唐代幡画上相扑手的裈。用一块长条布在腰间缠成遮羞的“裈”不是汉代中国人的专利,全世界各种古代文化乃至现代的一些土著部族都使用类似“裈”的遮羞布。(英文中称为loincloth,日文中称为“裈”,即fundoshi),这种遮羞围腰布在各个时代、各种文化环境中的缠法细节上虽有出入,但总体缠法都是一样的。古人用一块布斜裹在小腿上,叫邪幅或幅(偪)。上古的邪幅如同汉代的行縢,相当于后世的裹腿。

上古的鞋叫屦(jù),有麻屦、葛屦等。据说葛屦是夏天穿的,冬天穿皮屦。一般的屦是用麻绳编成的。舄(xì)是屦的别名。区别开来说,单底叫屦,复底叫舄。履(lǚ)字本是动词,是践的意思。战国以后履字渐渐用为名词。古人的草鞋叫蹝(躧、屣,读xǐ)(《说文》说,躧是舞履,字亦作蹝、屣),又叫屩(距乔,读jué)屐(jī)是木头鞋。屐和舄不同。舄的底下只衬一块薄板,甚至只是复底,而屐底下是厚板,而且前后有齿。古书上用皮屦、革舄、革履、韦履等词来指用皮做的鞋子。络鞮就是后代所谓靴。《说文》说韈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所以写作韈。古人以跣足为至敬,登席必须脱韈。

清朝“吉服”是皇帝过节或参加应嘉(节)礼、吉礼、军礼活动时穿的,“朝服”是皇帝登基、大婚、祭天、祭地等重大典礼和祭祀活动时穿的;“行服”则是皇帝在围猎时穿的。清代只有皇帝、皇后穿的是龙袍,连皇太子穿的都只是蟒袍。今人总以为“旗袍”的核心特征是小立领。(旗袍,即“旗人的袍子”。旗人这里指的是满族人。)其实,马蹄袖才是旗袍的核心特征。今人所谓“旗袍”,较之真正的马蹄袖旗袍,早已是面目全非了。

先秦主流的服装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上衣下裳”,即上身、下身的衣服不相连;另一种则是上、下衣相连一体的服装,这就是所谓“深衣”。深衣的准确形象到唐代以后渐渐不为人所确知。清代学者不察,给裾衍生出“衣服的前后片”这种荒诞说法。近人无良,更进一步臆造出“衣服前后片的衣襟”这种不知所云的言语来解释“裾”。这些不负责任的说法都是不足凭信的。

中国的传统编结技法在1949年以后一度衰微。“中国结”这个名称是台湾学人提出的。1981年台湾汉声出版公司推出了陈夏生主编的《中国结》,在东南亚和欧洲引起轰动。中国结由此得以复生并广为人知。中国结在大陆复兴流行是1997年以后的事。编制中国结的化纤绳材在今天批发市场的俗名仍然是“台湾玉绳”。近年有河北某师范大学女工李平,利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不便,诈骗说中国结的名称是由她“复活”并宣传到全世界的。李平名下的作品几乎全部剽窃自陈夏生编写的图书。


第十四章 什物

席和筵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筵比席长些,是铺在地上垫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来筵字用来表示宴饮的陈设。

古代床有两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古人坐着要起身时,先把腰挺直,这叫长跪。长跪可以表示敬意,坐时可以凭几。几是长方形的,不高,类似今天北方的炕几。几通常是老年人凭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并举,作为养尊敬老的用具。又,箕踞〈jī jù〉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坐式,所谓箕踞,是说坐时臀部着地,两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状如箕。

古代进送食物用的托盘叫作案,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前者四足,后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这是食案。此外还有书案,长方形,两端有宽足向内曲成弧形,不很高。

烛和庭燎是一样的东西,都是火炬。细分起来,拿在手上叫烛,大烛立在地上叫庭燎。据说大烛是用苇薪做的,小烛是用麻蒸做的。

耒耜(lěi sì)是上古耕田的工具。铚(zhì)是一种短小的镰刀,钱和镈(bó)是耘草挖土的铲形农具。

上古的烹饪器有鼎、鬲(lì)、甗(yǎn)等。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圆腹三足。先秦的鼎因为青铜材料本身的原因,经常是煮肉时鼎中的水还未烧开,青铜鼎腿却被烧化。所以鼎中盛放的肉类一般都是先在陶器中烧熟后再倒入鼎中的。古人用匕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俎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书上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两端有足支撑着,一般是木制的,铜俎很少。上古煮饭用鬲(lì),蒸饭用甗(yǎn)。釜甑是配合起来用的。釜似锅,它的用途相当于甗的下层;甑似盆,底部有细孔,放在釜上,相当于甗的上层。釜甑之间也有箅子。传世古器自铭为盌(wǎn)的,实际上是一个小盂旁边加上一个柄,那是用来舀水的。上古盛饭用簋(guǐ),一般圆腹圈足(足在腹底,成圈状),两旁有耳,是青铜或陶制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又有一种簠(fǔ),长方形,用途和簋相同。上古的盛食器还有豆,像今天的高脚盘,有的有盖。豆本来是盛黍稷的,后来逐渐变为盛肉酱、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笾(biān),瓦豆叫做登或豋(dēng)。大约到汉代才普遍用筷子。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gōng)、罍(léi)、壶等。

罍壶除了盛酒外,还用来盛水。

古人用斗勺来舀酒、舀水。舀叫做挹(yì),舀后倒到饮器中叫作注。

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它有三只脚,下面可以举火。

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觚(gū)和觯(zhì),觯比较轻小,所以古人说“扬觯”。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桮,读bēi),两侧有弧形的耳,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shāng)。商朝因饮酒而灭亡。西周吸取了经验教训,在非祭祀场合是禁酒的。尚书·酒诰(gào)》中说,周人如果群聚酗酒要被处以死刑。

古书上常见槃(盘)匜(yí)并举,二者是配合起来用的盥(guàn)洗器。匜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盖。匜是用来浇水洗手的。代祭祀燕飨(xiǎng)有沃盥的礼节,用匜浇水洗手时,下面用槃接住水。

唐代以前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桌子。唐以前的人坐在席或者矮床上,写字是左手执卷成筒状的纸(或者竹简、木片等),右手执笔。因为这种和今日完全不同的写字姿态,唐和唐以前毛笔写字的笔法也与今日迥异。这就是后世让大多数人悬隔不知的“转笔”,也就是字的每个笔划在书写时都需要不断搓捻转动笔杆。中国古代书法理论中说个没完没了的所谓“笔法”,其实指的就是这种转笔技术。传说王羲之12岁的时候,看到了前代的写字笔法论集。而这个论集居然是他从自己父亲的枕头里偷偷翻出来的。到了他晚年的时候,他又写了“笔势篇”给儿子王献之,并且叮嘱儿子“勿播于外,缄之密之,不可示之诸友”。如此月黑风高杀人放火般的掖着藏着,说的其实都是写字时毛笔的笔杆旋转。这种笔法到宋代已经大体失传,只在某些书坛高手家族之中秘密流传。又比如,唐代欧阳询的字方正险绝,笔划转折之处如斧砍刀削般刚硬挺刮。今人临摹,每每以写到这种位置为苦。其实,这种方硬的转折都是必须捻转笔杆才能写出的。清代法书之首刘墉,在人前写字时大拇指和食指弯成圆圈状握笔(所谓“龙睛之法”),显示自己写字纯用腕力;但是刘墉家的佣人说,当他关起门来写字的时候,手指不断来回搓捻转动笔杆,“笔如舞滚龙”,有时候转笔太厉害甚至毛笔会脱手掉到地上。今人不察,有些小学老师教学生写毛笔字,只知道讲王羲之妄图从儿子手中抽走毛笔未果,从而表扬孩子握笔好这个故事。实际上,这是个流毒无穷的错误故事。旧时人写字非常注意所谓“开蒙”,也就是老师如何教小孩写第一个字。画家罗工柳晚年以写狂草闻名。沈鹏见到他说:“没听说过你写字,怎么忽然一下子你的字写得这么好?”罗开玩笑说:“给你开蒙的是一个秀才,给我开蒙的是一个举人。咱们两人写字你就差在开蒙的第一步上了。”这虽是玩笑,但是也说明开蒙的重要性。开蒙给后学提供的,除了抓笔、运笔、字的间架结构,还有这非常神奇的笔法。回头我们来看今日孩子写不好字,与其说是孩子不用功不认真没天分,还不如说是大多数老师根本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真正意义的“开蒙”。

相较于文献和考古出土品里牛、羊、猪、狗、马、鸡、鸭、鹅的比比皆是,猫很明显在汉以前不太受重视。

古代的漆木器大多是红黑两色。黑色是大漆的本色,红色是往漆中掺入朱砂后获得的。

弋射是在射出的箭后拴上绳子,便于将射中的鸟兽收回。射出的短箭叫“矰(zēng)”,箭上系的绳子叫“缴(jiǎo)”。在弋射的猎人身后我们还可以看见一个弓形器物,下方并列一排线轴。这应该是一种类似纺锤的绕线工具,用于收回“缴”。在汉代它的名字叫“(qiú)”。

失蜡法(英文中所谓lost wax casting)一般用于铸造立体结构非常复杂的、用常见合范法(模具组合法)所不能胜任的产品。失蜡法首先用蜂蜡、松香和牛油混合的蜡料雕出要铸的产品(蜡型),然后往蜡型上浇粘土澄洗出的泥浆,撒石英砂、碎植物纤维、锯末(木屑渣子),等等。待干后再浇粘土和黄泥混和澄洗出的泥浆,再撒砂子。反复多次在蜡型外制好型壳后,将型壳拿到火上加热。蜡遇热融化成液态,从型壳中流失。此后将型壳烧结(不能陶化,故而烧结温度一般不超过800℃),再向型壳内倒入融化的金属液体进行铸造。冷却后敲掉型壳,我们就得到了和蜡型形状一模一样的铸造产品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天文
第二章 历法
第三章 乐律
第四章 地理
第五章 职官
第六章 科举
第七章 姓名
第八章 礼俗
第九章 宗法
第十章 宫室
第十一章 车马
第十二章 饮食
第十三章 衣饰
第十四章 什物

Y Cheung

Y Cheung

Blogger, Programer & Traveler.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