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 (一)

📖
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ISBN:9787550232822),整本都是干货!内容质量高,语言犀利。虽说标题写的是常识,大概Y CHEUNG 没有常识吧,书中有许多颠覆认知的文段。

第一章 天文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日知录 · 卷三十 · 天文》

1)七曜、五纬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七曜(yào)。

金木水火土五星是古人实际观测到的五个行星,它们又合起来称为五纬。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为它光色银白,亮度特强。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木星古名岁星,迳(jìng)称为岁。水星一名辰星,火星古名荧惑,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

2)星空的分区:二十八星宿、三垣

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称为二十八宿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地球沿着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从地球轨道不同的位置上看太阳,则太阳在天球上的投影的位置也不相同。这种视位置的移动叫做太阳的视运动。太阳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就是黄道赤道,即地球赤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二十八宿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cē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

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古代对星空的分区,除二十八宿外,还有所谓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

3)星象与四时节气

古人又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xiāo)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

此表是根据《汉书·律历志》作的,各次的名称、写法和顺序都根据《汉书·律历志》:

十二次 二十八宿
星纪 斗牛女
玄枵 女虚危
诹訾 危室壁奎
降娄 奎娄胃
大梁 胃昴毕
实沈 毕觜参井
鹑(chún)首 井鬼柳
鹑火 柳星张
鹑尾 张翼轸
寿星 轸角亢氐
大火 氐房心尾
析木 尾箕斗

黄道十二宫,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所示:

十二次 黃道十二宮
星纪 摩羯宫
玄枵 宝瓶宫
诹訾 双鱼宫
降娄 白羊宫
大梁 金牛宫
实沈 双子宫
鹑首 巨蟹宫
鹑火 狮子宫
鹑尾 室女宫
寿星 天秤宫
大火 天蝎宫
析木 人马宫

4)分野

古人是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州域联系起来看的。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也有反过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的。

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也有以十二次为纲,配以列国的。

5)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护膊

在YouTube上观看CCTV电视节目“考古公开课(20210124期 ) 五星出东方:来自2000年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是历史巧合还是预言?”

“五星”,是先秦所谓的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镇星。秦汉以后,由于五行说的普及,它们又被称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1995年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彩锦护膊,“五星积于东方”和“五星出东方”是指五大行星在某段时期内,在日出前同时出现在东方。所谓“中国”,是星占学分野概念里的“中国”,泛指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中国”之外,就是“西方”“夷狄”或者“外国”。因为这件彩锦护膊出土时正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腾飞壮大的时期,而新中国的国旗又是五星红旗,所以人们在不具备相应古代文化知识情况下,从这件护膊上读出的是直白的现代字面意义。这件护膊被定为一级甲等并受到格外的珍视当然也就很好理解。

6)祭祀高禖

高禖神是一种和生育有关的神,高禖祭祀简单说来是“求子”行为,其具体细节非常复杂。祭祀高禖的活动类似于一种在树下的男女晚间群聚野合,最后生下孩子来往往连孩子父亲是谁都不知道。有传说讲到孔丘就是高禖祭祀的产物。


第二章 历法

1)日月季年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现代叫做朔〈shuò〉望月)。如果说禾谷成熟的周期意味着寒来暑往的周期,那就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代叫做太阳年

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我国古代的历法不是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平年十二个月,有六个大月各三十天,六个小月各二十九天(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在二十九到三十天之间,现代测得是29.53日),全年总共354天。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配合。

”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例如冬至)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

”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一段时间。

古人很重视置闰。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上古也有年中置闰,如闰三月、闰六月之类。当闰而不闰叫做“失闰”。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

除了日月季年之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这就是章、蔀(bù)、纪、元。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

2)二十四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日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占15.22日弱。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大寒小寒。

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

3)纪日、纪月、纪年

古人用干支纪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所以不可能有“甲丑”“乙寅”之类。古人纪日有时只记天干不记地支。

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最后一天叫做。初三叫做(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叫做,近在望后的日子叫做既望

一般地说,日出时叫作旦早朝晨,日入时叫作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yú),太阳西斜叫做(zè)。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bū)(晡时也写作餔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

古人纪月通常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zhēng)月,秦避始皇讳,改正月为端月。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前人把“建”解释为“斗建”,意思是斗柄所指,认为十二支代表北斗星斗柄所指的十二个不同的方位。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

  • 岁星纪年法:古人认为岁星(今天的木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古人认为岁星所在分野的国家有福,作战不会失败。
  • 太岁纪年法:古人有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而岁星由西向东进行,和人们所熟悉的十二辰的方向和顺序正好相反,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相一致,并用它来纪年。比如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此外古人还取了摄提格、单阏(chán yān)等十二个太岁年名作为“太岁在寅”“太岁在卯”等十二个年份的名称。大概在西汉年间,历家又取了阏(yān)逢、旃(zhān)蒙等十个名称,叫做岁阳,依次和上述十二个太岁年名相配(配法和前述六十甲子相同),组合成为六十个年名,以阏逢摄提格为第一年,旃蒙单阏为第二年,其余由此类推,六十年周而复始。
  • 干支纪年法:一般认为兴自东汉,也有人认为在汉朝初年就开始用干支纪年,到了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才用政府命令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古人发现岁星并不是每年整走一个星次,用它们来纪年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所以就废而改用六十甲子纪年了。而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到现在没有中断。由此可以向上逆推,知道上古某年是什么干支。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这一点应该注意。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作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古文中《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

4)节日

  • 元旦,正月初一日。(辛亥革命以后公历的1月1日被称为元旦,正月初一被改称春节。)
  • 人日,正月初七日。
  • 上元(元月元宵),正月十五日。
  •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
  • 寒食,清明前二日。
  • 清明,就是清明节。
  • 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但是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
  •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
  •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
  •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 七夕,七月七日。
  • 中元 七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后代只有上元中元成为节日。)
  • 中秋,八月十五日。
  •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
  • 冬至,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
  • 腊日,腊是祭名。
  •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天文
第二章 历法
第三章 乐律
第四章 地理
第五章 职官
第六章 科举
第七章 姓名
第八章 礼俗
第九章 宗法
第十章 宫室
第十一章 车马
第十二章 饮食
第十三章 衣饰
第十四章 什物

Y Cheung

Y Cheung

Blogger, Programer & Traveler.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