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六)

第十一章 车马

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当然,马车之外还有牛车等),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古人说“服牛乘马”,可见马车之外还有牛车。马车古名小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

1)马车的结构

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yú),这是乘人的部分。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用的。古人乘车是站在车舆里的,叫做“立乘”(但是“妇人不立乘”,见《礼记·曲礼上》)。舆两旁的木板可以倚靠身体,叫做輢(yǐ)。舆前部的横木可以凭倚扶手,叫做式(轼)。古人在行车途中用扶式俯首的姿势表示敬礼,这种致敬的动作也叫做式(但是“兵车不式”,见《礼记·曲礼上》)。

车轮的边框叫辋(wǎng),车轮中心有孔的圆木叫毂(gǔ)(孔是穿轴的),辋和毂成为两个同心圆。辐是一根一根的木条,一端接辋,一端接毂。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叫做“辐辏(còu)”,后来辐辏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车轴是一根横梁,上面驾着车舆,两端套上车轮。车轴是固定在车厢上的,并不旋转。车行走时,套在轴上的车轮不断旋转。车轮与轴接触的部位叫做毂(gǔ)。增加毂的强度的方法是在毂外和毂孔里加金属套,毂外加的防止毂开裂的金属套叫“輨(guǎn)”,毂内加的直接和车轴接触的金属套叫“釭”。与此相对应,为了提高轴的强度和耐磨性,轴上钉有“锏”。车前进时,毂和轴实际接触的部位就是釭和锏。轴的两端露在毂外,上面插着一个三四寸长的销子,叫作辖(又写作钓害),不让车轮外脱。后来引申为管辖的意思。露在毂外的车轴末端,古代有特定的名称叫軎(wèi,又写作轊),又叫轨。轨的另一个意义是指一车两轮之间的距离,引申为两轮在泥道上碾出来的痕迹,又叫做辙。所谓“今天下车同轨”,并不是有人把天下的车辙大小都规定下来,而是规定了车子的统一尺寸,车轮的轨辙就自然一致了。

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引申开来,事情的开端也叫“发轫”。

辕是驾车用的车杠(gàng),后端和车轴相连。辕和辀(zhōu)是同义词车辕前端驾在牲口脖子上的横木叫作轭(è)。轭和衡是同义词。车辕前端插上销子和轭相连,叫做輗(ní)。輗和軏(yuè)是同义词。

古代贵族的车马还有若干装饰附件。

2)驾车的马

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一说服之左曰骖,右曰騑(fēi)。笼统地说,则骖和騑是同义词。“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里的“驷马”意思也是四匹马的车。

驾驭四匹马的缰绳一共有六根,这就是所谓“六辔(pèi)”。

秦始皇陵铜车马进行的基本上是不可逆修复。修复拼对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错误现在已经不具备纠正的物理条件了。

3)车盖

中国最古老的伞出现在3000年前的西周初期,是装在马车上使用的。马车上的伞,在汉代的名字叫“车盖”。伞顶正中央插伞骨的构件,叫做“盖斗”或者“保斗”,大多由青铜制成。辐射状排布的竹木制伞骨,叫做“盖弓”。在盖弓的末端,插有青铜制的“盖弓帽”。盖弓帽中部一般都有一个名为“蚤”的小钩,用来钩住伞顶上所覆的盖布。

4)车马的种类

  • 战车
  • 安车是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对速度的要求不像战车那么高。一般驾驶战车的人以站在车上居多,而安车上的人一般都是坐着的。
  • 到了汉代,开有车窗的辒辌车成为专门运死人的丧车。
  • 牛车又叫柴车。

第十二章 饮食

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六谷和百谷。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jì)、黍(shǔ)、麦、菽(shū)、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

粮食炒成干粮叫糗(qiǔ),也叫糇(hóu)粮。

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

上古干肉叫脯(fǔ),叫脩(xiū),肉酱叫醢(hǎi)。上古已有醋,叫做醯(xī)。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葅(zū)。细切的瓜菜做成的叫齏(jī)。腌肉腌鱼也叫菹(zū),除了乾肉(脯)和肉酱(醢)以外,上古还吃羹。据说有两种羹,一种是不调五味不和菜蔬的纯肉汁,这是饮的。另一种是肉羹,把肉放进烹饪器里,加上五味煮烂。所谓五味,据说是醯、醢、盐、梅和一种菜。这菜可以是葵,可以是葱,可以是韭。另一说牛羹用藿,羊羹用苦(苦菜),豕羹用薇。

上古家禽有鸡、鹅、鸭。鹅又叫做雁,鸭字是后起的字,战国时代叫做鹜。上古人们所吃的糖只是麦芽糖之类,叫做饴(yí)。饴加上糯米粉(馓),可以熬成餳(xíng)。饴是软的,餳是硬的。餳是古糖字(餳,古音唐)。

古代一般所谓酒都是以黍为糜(煮烂的黍),加上曲蘖(niè)(酒母)酿成的,不是烧酒。

古代汉族不吃乳类的饮料和食品。

古代常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代表女性;鸟则代表权力,代表男性。《说文》上解释说,所谓“腥”,并不是肉闻上去的味道,而是“肉中的星星”,指猪肉中有像米粒的星星点点的肉息。所谓“臊”,是猪身上油脂发臭。

唐代饮茶,是将茶饼切碎碾成粉末,过“罗”(“罗”,就是筛子。“茶罗”是一种专门用来筛茶粉的茶具)后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状,同时还要往里加盐、葱、姜、桔皮、薄荷等,类似于一种可怕的“糊辣汤”。唐代的茶道向后世流传,在经历了元朝统治的一百年后彻底在中国的土地上湮灭。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内容。元代兴起的茶叶泡水一直传到了今天,但这里已经没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于中国的所谓“茶道”“茶文化”,所谓“‘勤和简静’的茶道思想”,以及诸多扭捏姿态,全是近三十年来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虚的胡扯。所谓“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还有更荒诞的所谓沤(òu)了若干年的一个普洱茶饼子价逾百万的宣传,则简直形同欺诈。这正是所谓器之不存,道亦不复。

中国的甘蔗种植和糖的提炼方法都是古代由印度传入的。古印度的制糖术曾是全世界最领先的。梵文中的“糖”(“śarkarā”)这个词,后来演变成德文中的“zucker”、法文中的“sucre”、英文中的“sugar”,等等。虽然śarkarā的制法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但后来在中国发展出的制造冰糖的技术反传回印度,导致梵文中出现了“cīnī”(意为“中国的”)这个代指冰糖的词。“cīnī”又通过梵文传给了印欧语系其他语言,就变成了德文中的“kandieren”、法文中的“candi”、英文中的“candy”。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天文
第二章 历法
第三章 乐律
第四章 地理
第五章 职官
第六章 科举
第七章 姓名
第八章 礼俗
第九章 宗法
第十章 宫室
第十一章 车马
第十二章 饮食
第十三章 衣饰
第十四章 什物

Y Cheung

Y Cheung

Blogger, Programer & Traveler.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