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四)

第七章 姓名

1)姓与氏

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从古代文献结合甲骨文、金文的情况来看,姓,原本是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原本指的是父系的血缘。这种常识Y CHEUNG是在参观山西太原晋祠时得知,当时颇为震惊。

周代的姓氏制度和封建制度、宗法制度有密切联系。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没有姓氏。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二者的作用不同。

上古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为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

我们今天概念的“姓”,实际上是先秦时代的氏,是父系血缘宗族符号。而先秦时代原本的“姓”的概念,在战国时逐渐淡薄,到了西汉已经消失得非常彻底,先秦所谓“同姓不婚”的原则,原来也是指母方同血统者不能结婚。当年中国法制史老师在讲述同姓不婚、附远厚别的婚姻制度原则时可没说过此姓非今姓啊。

汉代以后“姓”发展成父系血缘的代号,而“氏”除了指父系血缘之外(比如“山东丁氏旺族”“江西刘氏宗族”)居然常被用来指母系血缘。比如刘姓人家的女儿嫁到陈家(旧时女子大多没有学名),就被称作刘氏或者陈刘氏。“姓”和“氏”的涵义和指代关系的这种交换至今未见到任何合格的学术解释。

2)名与字

古人有名有字。

旧说上古婴儿出生三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十岁成人举行冠礼(结发加冠)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jī)礼(结发加笄)时取字。

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父(fǔ)”或“甫”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男子字的全称。春秋时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子”是男子的尊称。

周代贵族女子字的前面加姓,姓的前面加孟(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这样构成女子字的全称。

古人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

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3)别号

除名和字外,还有别号(别字)。别号和名不一定有意义上的联系。

4)其他常见称呼

后来有人以为称字称号还不够尊敬,于是称官爵,称地望(出生地或住地)

此外,唐代诗文还常常见到以排行相称,或以排行和官职连称。

唐代女子也有被称为廿几娘的。这种排行是按照同曾祖兄弟的长幼次序来排算的,并不是同父所生的兄弟排行。

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shì)或谥号。谥法是给予谥号的标准。谥号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被赋予特定的涵义,用来指称死者的美德、恶德等。

封建皇帝在谥号前面还有庙号。从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5)避讳

上古不讳嫌名。所谓嫌名是指和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音近似的字。三国以后渐渐避嫌名了至于避讳缺笔,则是到唐代才有的。

避讳改名的事情在历史中还蛮常见的,比如Y CHEUNG到访过的乌镇为避光宗讳,改“乌墩镇”为“乌镇”苏州重元寺避康熙皇帝玄烨之讳,改“重玄寺”为“重元寺”湖州长兴为避梁太祖父朱诚讳,改“长城”为“长兴”

6)老佛爷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只有两位最高权力拥有者被人谀称为“老佛爷”。这两个老佛爷都出在清代,一个是康煕,一个是慈禧。慈禧太后的徽号积累成的结果是“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煕”。


第八章 礼俗

礼俗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它是和社会的经济基础相适应的。

1)阶级、阶层

尧舜禅让的传说与原始公社制的阶段相符合;夏禹不传贤而传子,可以认为原始公社制的瓦解。

依照古代史的研究者的一般结论,最初所谓“”“”“”“”“”都是奴隶。臣是男奴隶,妾是女奴隶。《周礼·地官·质人》:“质人掌成市之货贿人民牛马兵器珍异。”郑玄注:“人民,奴婢也。”贩卖成交后,要订立合同。这种合同叫做“质剂”。依郑玄说:人民牛马的合同叫“质”,兵器珍异的合同叫“剂”。

商代的贵族被总称为“百姓”。商王是贵族最高的代表,自称为“余一人”后来百姓成为民的同义词。民在古代又称为黎民,秦国则称为(qián)

商代王位的继承是兄终弟及,无弟然后传子。

春秋以前是武士,有义务“执干戈以卫社稷(jì)”;春秋以后士是文士,士逐渐成了注重个人尊严、有使命感的知识分子的通称。

士的下面是庶人,又称庶民。西周时庶人虽然还是用来封赐的对象,但是庶人的身份比奴隶为高,以后庶人就逐渐成为个体农民了。

最初君子是贵族统治阶层的通称,小人是被统治阶层的通称,后来以所谓有德无德来区别君子和小人。

2)冠礼

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贵族男子二十岁结发加冠后可以娶妻,贵族女子十五岁许嫁时举行笄(jī)礼后结发加笄。所谓结发,就是在头顶上盘成发髻(区别于童年的发式),表示年届“成人”,可以结婚了。

3)婚姻

“婚姻”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指男娶女嫁结为夫妻这件事情,另一个意思指结婚男女双方的父母。

春秋时代,诸侯娶一国之女为妻(嫡夫人),女方以姪(zhí)(兄弟之女)娣(dì)(妹妹)随嫁,此外还有两个和女方同姓的国家送女儿陪嫁,亦各以姪娣相从,这统称为“媵(yìng)”。嫡夫人是正妻,媵是非正妻。媵的地位和妾不同。妾被认为是贱妾,是嬖(bì)人,而媵的身份还是比较尊贵的。看到这里,Y CHEUNG终于弄明白什么是媵嫁制了。

古代女子出嫁曰“归”。。

古代的婚姻,据说要经过六道手续,叫做六礼。第一是纳采,男家向女家送一点小礼物(一只雁),表示求亲的意思;第二是问名,男家问清楚女子的姓氏,以便回家占卜吉凶;第三是纳吉,在祖庙卜得吉兆以后,到女家报喜,在问名纳吉时当然也要送礼;第四是纳征,这等于宣告订婚,所以要送比较重的聘礼,即致送币帛;第五是请期,这是择定完婚吉日,向女家征求同意;第六是亲迎,也就是迎亲。

《诗经·大雅·大明》:“文定厥祥,亲迎于渭。”旧说是周文王卜得吉兆纳征订婚后,亲迎太姒于渭滨。后世以“文定”作为订婚的代称。

《礼记·昏义》谈到亲迎后新郎新娘“共牢而食,合卺(jǐn)而酳(yǐn)”。(以一瓠〈hù〉分为两瓢谓之卺,新郎新娘各执一瓢而酳〈用酒漱口〉,称为合卺。后代合卺变为交杯,新郎新娘换杯对饮〈只做个样子〉。)后世夫妇成婚称为“合卺”就是从这里来的。

4)丧葬

人将死时叫做“属纩(zhǔ kuàng)”(《礼记·丧大记》)。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新絮。(这里絮指的是蚕吐出的丝绵,不是我们今天概念的棉花。)

古人初死,生人要上屋面向北方为死者招魂,这叫作“复”,意思是招唤死者的灵魂回复到身体。复而不醒,然后办理丧事。

古人死后,要给他沐浴。

死后有“敛”(殓)的仪式。有小敛,有大敛。小敛是给尸体裹上衣衾(qīn),越是贵族,衣衾越多。大敛则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敛时死人口里须饭含。

入殓后,停丧待葬叫做“殡(bìn)”。后世所谓出殡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

送葬的规矩是白衣执绋(fú)。绋是拉柩车的绳子。执绋的原意是亲友们帮助拉车,实际上只有形式。后来出殡,在送殡人的行列两旁拉两根带子,那就是执绋的遗制。

挽歌据说最初是挽柩的人唱的。古乐府相和曲中的《薤(xiè)露》、《蒿(hāo)里》都是挽歌,陶渊明有《挽歌诗》三首,后世的挽联就是从挽歌演变来的。

殷代奴隶主有人殉的制度。后世知道人力可贵,改以“俑”来代替。

上古贵族统治阶层的墓里大多有槨(guǒ)(椁),椁是外棺,主要是用来保护棺材的。

殷代和西周的墓都还没有坟堆,后来在墓上筑起坟堆,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其次是为了增加盗墓的困难。仲长统《昌言》说:“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坟也。”这风俗也流传很久。

5)酉瓶

《说文》对于“酉”字的解释是说:酉就是八月成熟的黄黍做成的重酿酒。酉(yǒu)是“酒”和“尊”的本字。后来“酉”被借用去表示天干地支,为了区别,人们在“酉”字旁边加上“水”的偏旁,这就是“酒”,而表示盛酒器则是在“酉”旁边加上了一双捧着酒的手,这就是“尊”。

6)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马王堆汉墓帛书·十六经》黄帝遇蚩尤

黄帝战蚩尤是史前文化中非常重大的事件。所谓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礼制起源真相,原来不过如此。人们往往不能容忍远古圣贤时代有暴力的记载,所以这段文字在汉代以后散佚也不奇怪。至于蚩尤指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个部族;指的是(位于今山东的)东夷部族,还是(位于今湖南的)苗蛮部族之类的问题,都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澄清。

7)山西曲沃北赵村六三号墓出土的周代组玉佩

西周的组玉佩是用来约束人行走仪态的。

8)河北定县(今定州)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的玉琀蝉

琀,就是放入死者口中的玉。汉代玉琀一般都是玉蝉。汉代还有一种玉蝉是玉佩蝉,是活人身上挂的玉佩。一般死人嘴里的玉琀蝉都是薄片圭(guī,是一种上尖下方的玉版)形的,而汉代活人身上挂的玉佩蝉都是相对而言更厚、更立体的圆雕。

9)袁安碑

袁安碑正中有一个孔,这个孔叫做“穿”,它是下葬时用来穿辘轳(lùlu,意思是木头滑轮)将棺牵引下放到墓室中去的。汉代结束以后的碑上,都是没有“穿”的。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章节目录

第一章 天文
第二章 历法
第三章 乐律
第四章 地理
第五章 职官
第六章 科举
第七章 姓名
第八章 礼俗
第九章 宗法
第十章 宫室
第十一章 车马
第十二章 饮食
第十三章 衣饰
第十四章 什物

Y Cheung

Y Cheung

Blogger, Programer & Traveler.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