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瓶子裡的小狐狸
Home
Play
Read
Archive
Journey
Contact
Common Sense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七)
第十三章 衣饰衣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衣指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jìng)衣、足衣等。狭义的衣指身上所穿的;当衣和裳并举的时候,衣只指上衣。下衣叫作裳。 上古的头衣主要有冠、冕(miǎn)、弁(biàn)三种。冠又是冕和弁的总名。冕,黑色,是一种最尊贵的礼冠。弁也是一种比较尊贵的冠,有爵弁,有皮弁。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 …
Wed, May 25, 20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六)
第十一章 车马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当然,马车之外还有牛车等),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古人说“服牛乘马”,可见马车之外还有牛车。马车古名小车,是供贵族出行和作战用的;牛车古名大车,一般只用来载运货物。 马车的结构古代马车的车厢叫舆(yú),这是乘人的部分。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用 …
Wed, May 25, 20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五)
第九章 宗法宗法即祖宗之法,是以家族为中心、根据血统远近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在宗法制度的时代,人民是“高度自治的”。常见的民事纠纷(包括小的经济纠纷和刑事案件)都是请“三老”(同族的三位长者)裁断。三老不能解决,才会开祠堂。闹到要开祠堂,通常都是非常大的事了。祠堂里族长和长辈甚至有权决定当事人的生死。经过宗族力量过滤后仍需要上升到官府手里的案子,是 …
Tue, May 24, 20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四)
第七章 姓名姓与氏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 从古代文献结合甲骨文、金文的情况来看,姓,原本是指母亲一系的血缘关系;氏,原本指的是父系的血缘。这种常识Y CHEUNG是在参观山西太原晋祠时得知,当时颇为震惊。
Tue, May 24, 20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三)
第五章 职官中央官制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 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晋称为尚书都省,刘宋称为尚书寺,一名尚书省。
Mon, May 23, 20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二)
第三章 乐律五音、六律古人把宫商角徵(zhǐ)羽称为五击或五音,大致相当于现代音乐简谱上的1(do)2(re)3(mi)5(sol)6(la)。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是五声音阶上的五个音级,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称为七音。变宫、变徵大致和现代简谱上的7(ti)和#4(fis)相当,这样就形成一个七声音阶。 古书上常常把 …
Sun, May 22, 202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 (一)
📖王力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ISBN:978755023282,整本都是干货!内容质量高,语言犀利。虽说标题写的是常识,大概Y CHEUNG 没有常识吧,书中有许多颠覆认知的文段。
Sat, May 2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