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书摘(三)

Posted by Y Cheung on Mon, May 23, 2022

第五章 职官

中央官制

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又称三司),都是宰相。

东汉光武帝时“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所谓台阁,是指尚书机构尚书台说的,后世逐渐称为尚书省。晋称为尚书都省,刘宋称为尚书寺,一名尚书省。

南北朝时形成了皇朝中央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枢密院类似秦代的太尉府,正副首长是枢密使、副使。

九卿之中,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管的是政务,其余六卿管的是皇帝私人事务。

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诸吏、常侍和散骑等,这是本官之外另加的官职。

六部为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quán)叙、考绩、升降等;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掌全国军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中央的监察官对百官进行纠弹,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

皇帝有文学侍从。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

中央还有史官、馆阁、博士、助教等官。

地方官制

春秋时的地方行政单位有邑县。邑县的长官,鲁卫称宰,晋称大夫,楚称令尹。战国时有郡有县。郡的长官为守,掌军事为主;县的长官为令,掌民政为主。后来以郡领县,形成郡县二级的地方行政单位。秦汉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令;不及万户的县,长官称长。县丞助理县政,县尉掌管治安。隋唐县的长官统称令。宋代派中央官员出掌县政则称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明清沿用知县之称,元代则称为县尹。历代县有诸曹掾史,各有不同职掌。

品阶勋爵

  • :古代把职官分为若干等级,通称为品。
  • :隋代把有职务的官称为职事官,没有职务的官称为散官。唐代把前代散官官号加以整理和补充,并重新规定品级,作为标志官员身份级别的称号,称为阶,通称为阶官。
  • :唐代又采取前代某些散官官号略加补充作为酬赏军功的勋号,称为勋,通称为勋官。
  • :旧说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汉代封爵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

第六章 科举

  • 古有乡举里选之说。先秦士以上阶层世袭,士以下靠选举,这就是“大比”。
  •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汉代被荐举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谓“对策”和“射策”。“对策”是将政事或经义方面的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举者作答;“射策”则类似抽签考试,由应举者用矢投射简策,并解释射中的简策上的疑难问题。
  • 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分为上上、上中直到下下九品。
  •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而以进士、明经二科为主。进士科重文辞,明经科重经术。
  • 唐代取士由地方举送中央考试,称为乡贡。被举送应试的人通称为举人。唐初设有秀才科,不久即废,但是唐人后来仍通称应进士科考试的人为秀才。唐人进士及第第一名称为状头或状元。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又遍游名园,以同榜少年二人为“探花使”,探采名花。此外唐代还有所谓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据说是要选拔特殊的人才。
  • 宋代最初也以进士、明经等科取士。宋神宗时王安石建议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进士科不考诗赋而改试经义,此外仍考论策(后来也间或兼考诗赋)。
  • 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xiáng)生,俗称秀才。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lǐn)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春闱。Y CHEUNG曾到访过的江苏省南京市江南贡院就是明代会试与乡试的科举考场。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清代有岁贡、恩贡、拔贡、副贡。每一年或两三年由地方选送年资长久的廪生入国子监肄业的,称为岁贡。逢国家庆典进贡的生员,称为恩贡。每三年各省学政就本省生员择优保送国子监的,称为优贡。每十二年各省学政考选本省生员择优保送中央参加朝考合格的称为拔贡。乡试取入副榜直接送往国子监的称为副贡。进士榜被称为甲榜或甲科。因为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所以也叫黄甲或金榜。中进士也就被称为金榜题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章节目录